走過康里
□ 陳守溢
康里是屏南縣黛溪鎮(zhèn)的一個村子,我第一次去的時候,就感受到了一股濃厚的文化氛圍,關(guān)于傳統(tǒng),關(guān)于傳承。
康里分新舊兩個村。在新村的長街上,我看到上了年紀(jì)的老奶奶,將自己繡的鞋子、虎頭帽等物件擺出,供人欣賞。老奶奶繡得細(xì)致,無論什么動物,都給人栩栩如生的感覺,那一針一線間呈現(xiàn)出的精湛技藝,讓人想占為己有。舊時的康里,進出不便,康里人唯有用自己的雙手,弄出一些生活用品來。由于古田舊城到寧德霍童的古道從康里經(jīng)過,康里人也會將自產(chǎn)、自制的東西拿到古道上,與過往商人交換,漸成風(fēng)氣,代代相傳。
在康里,我喜歡去舊村走走,探尋那早已消失的歲月。據(jù)說,舊村繁華時,炒面店里有人在說書,說《三國》、講《水滸》,說書先生講到激動處,還手舞足蹈地給看官比劃起來,那場面,讓人想想就激動。閉上眼,努力去想:那是一個怎樣的時代,以及怎樣的場景,能讓康里人至今念念不忘?如今,往日的熱鬧景象已經(jīng)遠(yuǎn)去,只留下一條安靜的古街,以及成排的老房子,它們安靜地佇立在那,站成一種記憶。康里舊村的安靜與別村有所不同,它并不是因為村里人外出謀生而變得安靜,舊村人只不過是搬到對面的新村,舊村依然與他們?nèi)杖障嗍?、日日相對?/p>
后來才知道,康里新村所在地原本有一座山,為了建設(shè)新村,康里人發(fā)揚愚公移山的精神,將高山夷為了平地。新村,就在這平地上拔地而起。在新村里,不僅能看到一代手藝人精湛的技藝,還有村民為客人呈上的一臺又一臺文化“盛宴”。
賽龍舟,這個古老的民俗賽事在康里人手中有了新玩法。受地理環(huán)境限制,這里的人無法在湖上賽龍舟,但康里人敢于創(chuàng)新,在陸地上一樣能夠賽龍舟,名曰“旱地龍舟”。龍舟最初是由竹子編成,外圍包上一層紙,人行其中。后來,康里人將龍舟裝上輪子,用實木代替了竹子。每年的端午節(jié),康里人都會在新村的長街上舉行龍舟賽,一聲號響,旱龍舟動了起來,一陣陣鼓聲,猶如沖鋒號,激勵著選手們勇往直前,向勝利沖刺。端午的康里,不僅有賽龍舟,還有祭祀屈原大典、女紅展示、踩街等民俗活動。節(jié)目一個比一個精彩,讓人流連忘返。
鄉(xiāng)村人好客,把客人請到家來一定要捧一出好戲。在“翠峰戲院”里,康里人用地方戲接待客人。戲院分為兩層,可容納近千名觀眾。北路戲、平講戲一出出地上演,康里人用戲曲敲開了外鄉(xiāng)人的心扉,帶著他們領(lǐng)略屏南獨特的地方戲種。
豐富多彩的古村康里,給人以無限歡樂。康里有自己獨到的味道,且濃厚。
責(zé)任編輯:鄭力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