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芳/濤聲依念“李公堤”
翻開東僑的歷史,目光鎖定于三千萬年前,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留下的U型海灣。這個海灣被稱為東陂,又叫東湖。它枕山襟海,位于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qū)的東南部,與世界著名的深水良港三都澳和盛產(chǎn)大黃魚的官井洋一脈相連。
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先民在此居住,然后繁衍不息,世代以捕魚農(nóng)耕為主要生活來源。在海灣里生活,老百姓聽命于天。潮來滾滾涌浪,他們劃著極簡易的翹尾船出海打魚,遇上大風(fēng)大浪只好任由漂泊,直到能平安歸家。退潮后,海灣遍地爛泥。不過,擱淺在泥沙上的海產(chǎn)品非常豐富,蛤、蟹、彈涂魚、蝦、貝俯拾即是,他們會趕在潮水再次來臨時,舉家忙碌撿拾,回家再進行分類,然后坐船或步行到城里,換回糧油食鹽等日常用品。你會想,那時的老百姓每天都能吃上海鮮,過得可真安逸呀。事實上他們雖歷代勤于海上作業(yè),但由于海上風(fēng)浪不測,非常兇險,生命朝不保夕的事時有發(fā)生。再加上傍山之海山多田少,有的人家耕種少許山地,卻因為天災(zāi)人患等因素仍無法完成賦稅。再加上大多數(shù)老百姓的房子是用石頭、木頭和菅草之類的進行混合搭蓋,遇上臺風(fēng)便席卷一空。
世世代代,當(dāng)?shù)乩习傩站涂释押Ks出海灣,讓滄海變桑田的美好心愿。老百姓不斷求助于官府,可是官府皆因山高水迅、風(fēng)大浪急、工程浩大而望洋興嘆,無法付諸行動。直到了宋淳祐九年(公元1249年),當(dāng)?shù)匦姓L官李澤民上任后鐵肩當(dāng)?shù)?,他懷?ldquo;立心愛民,政平訟簡,民安之”的拳拳愛民之心,一次又一次帶領(lǐng)專業(yè)工程人員實地考察,周密擬定計劃方案,上報福州知府陳韡審批。他的赤誠之心和果敢勇氣得到陳韡的認可,同意了此項工程建設(shè)并撥款支持。獲得批準后李澤民便加緊籌工籌勞,規(guī)劃建堤路線,日以繼夜開始主持修筑長堤工作??墒遣痪茫瑓s遇到臺風(fēng)肆虐狂風(fēng)暴雨不斷,長堤屢建屢毀。李澤民并不灰心,他總是帶領(lǐng)下屬和學(xué)生親臨現(xiàn)場,與工人悉心謀劃戰(zhàn)天斗地。在他們眾志成城不屈不撓的奮斗中,工程如期完工,筑成了二百余丈(六百余米),周長九百五十丈(二千八百五十余米)的長堤,從老天爺手上贏來兩萬多畝的土地,李澤民也成為治理東陂第一人。至此旱澇有備、桑麻遍野、魚米豐足,老百姓感念其大恩大德,就將此堤名為“李公堤”。
清·顧祖禹《二十一史方輿紀要》(51)(卷96卷97)也記錄道:“東湖城東又有東湖,宋令李澤民以山高水迅,堤而湖之。起附馬塘,歷酒嶼,歷金甌、延岫,至藍岫,由是旱澇有備,民號李公堤。又水南湖,在縣東北之銅鏡村,潴水不竭,可資灌溉。”,此堤大概修建的范圍,在現(xiàn)今的古溪村——塔山南——五里亭一線。理學(xué)家古田人趙汝騰欣然撰寫了一篇洋洋灑灑的《先賢祠記》,對李澤民的政績稱頌不已。關(guān)于“李公堤”修筑之難,李澤民與當(dāng)?shù)乩习傩找庵局畧?,現(xiàn)在還流傳著這樣的傳說:東湖堤修筑到九九八十一天的時候,狂風(fēng)大作,大浪濤天,剛建成雛形的長堤和工地上的石塊等全部被沖垮沖走,工程第五次遭受全面的毀滅。身體瘦削面容憔悴的李澤民悲痛欲絕,他向天跪倒:“蒼天呀,睜開眼睛看看吧,我一心為民卻屢遭堤毀人亡,這天理何在呀?”瞬時,空中飛下一只金色巨蛇,它橫臥在長堤旁一動也不動。突然,大雨止歇,那洶涌澎湃的浪潮紛紛向外退去。巨蛇像一堵堅不可摧的堤壩攔在兩山之間,李澤民和眾人欣喜不已,他們知道金蛇是來幫助筑堤的,便一齊朝它拜了三拜,又馬不停蹄地投入建設(shè),從此,工程進展非常順利。長堤筑成后,因為金蛇私自下凡違反天規(guī),被玉皇大帝下令斬首,它的頭至今還留在長堤之旁,便是如今的“金蛇頭”。
李澤民付諸之艱辛蒼天可鑒,終不負百姓所望?;厥字虤v程,同事肝膽、百姓鼎力而感慨萬端,便欣然揮毫寫下一首七律《東湖》:“四圍圖畫簇鮮妍,為托湖天匯眾川。蟻運筧泥千掌鬧,虹牽堤勢兩山連。旌旗耀日鼓鼙壯,冠蓋如云羅綺鮮。才陋冒然興大役,幸而集事謝群賢。”乾隆版《寧德縣志·卷一·與地·山川·東陂》中記載了建成李公堤后的景象:“圖畫簇鮮,已見歌于大雅;旱澇有備,尤兼濟于偏方。賢才匯進,海濱興鄒魯之風(fēng);弦誦聲聞,村落峙坻京之積。”足見當(dāng)時興盛繁榮和建堤之功。
歷史雖然遠去,“李公堤”也湮滅于滾滾的浪潮中,但時空永遠記載了這一頁。生生不息的海浪記得它,新的長堤在懷念它?;赝@段歷史,從來像一盞明燈點亮在老百姓的心頭。
□ 東僑宣傳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