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頻道 太姥山下

陳濟謀/不老的文化情懷

2016-06-12 09:32 來源:寧德網(wǎng)

吳進先生逝世已周年,但我時常會想起他。

吳老是我素為敬仰的一位文化前輩。

認識吳老,是在上世紀的七十年代末,其時我在福鼎縣委工作,他帶了一個二三十人的畫家采風團到太姥山寫生,其中有林鴻翥、楊啟輿、沈錫純等著名老畫家。返榕前,采風團有個答謝筆會。當時,文革浩劫過后的文藝領域剛剛開始復蘇,所以圍觀的人很多,原本不大的場地被擠得滿滿的。只見他指揮若定,處事干脆利落,安排井然,頗具豪氣,給我留下極佳的印象。

不久,我借調(diào)省委整黨辦工作,住地離他的九彩巷宿舍只數(shù)百米之隔,晚間無事,幾乎都在他那里喝茶聊天。他的住所僅斗室一間而已,廚房借給他人,自己燒飯的爐子就安在過道上。他一日三餐的隨意讓我驚訝,通常都是一碗面或米飯拌個把簡單的小菜就打發(fā)了,再不就是他老家那種硬硬的面餅之類。他不太習慣吃魚,不飲酒,喜歡喝濃茶,煙癮極大,總是不停地抽煙,不停地喝茶,一個茶缸通身是厚厚的茶垢。有時我還真納悶:他旺盛的精力莫非靠煙、靠茶不成?吳老生性豪爽剛直,仗義重情;論事談藝,思致宏闊,語言有趣,富于哲理,引人談興。當時他還未結(jié)婚,一人單住,所以我們常有徹夜長談。

日子長了,交往漸深,知道他是浙江金華義烏人,浙江美院畢業(yè),學的是油畫專業(yè),與著名油畫家裘沙、全山石同班,與當代著名國畫家周昌谷、周昌米兄弟及林鍇等都是同學,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分配到福建省文聯(lián)負責美術組織工作,后調(diào)省畫院。他,風度翩翩,才華橫溢,意氣風發(fā),人生之路原本會十分美好。不料,1957年的那場反右運動無情地把他摔到人生的底谷。他因言獲罪,劃為右派,下放南平拿口,批判勞改,艱苦備嘗,接著而來的又是漫長的十年文革浩劫……他經(jīng)歷了太長時間的煎熬和苦難,及至平反,歲月已逝,年輕不再,專業(yè)荒廢,前程毀了,連婚姻也誤了,過了半百之年,還是孑然一身。這本是人生的心酸處,令我驚嘆的是,對于這一段的苦難日子,他卻十分淡然,似乎無恨無悔,幾十年間我從未聽他有過半句怨言,仿佛他的人生天空從來就是陽光燦爛。他坦蕩達觀,充滿激情和活力,給人的感覺是,經(jīng)歷了大風大浪,他的人生仍在飛翔。他藐視磨難、笑看滄桑的灑脫和超邁,令人心生敬意,也讓我從中體會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有的包容和堅強。

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我在福鼎縣委負責宣傳工作,縣里決定加快太姥山的旅游開發(fā)和對外宣傳。吳老主動請纓,要求在完全義務的狀態(tài)下介入,幫忙做些工作。那時太姥山還沒有公路,他都是從白琳、磻溪、秦嶼一帶,靠著拐杖助力,跋涉登山考察,每次都十分辛苦;他通過同學同鄉(xiāng)關系,請全國知名藝術家,如茅盾、陸儼少、吳勞、錢君匋、周昌谷、周昌米、林鍇等為太姥山景點題名題辭,他幫助組織省內(nèi)外知名書畫家、攝影家來太姥山寫生采風。郁達夫的侄女、著名作家畫家郁風和她妹妹著名記者郁菱,就是應他之邀,專程前來太姥山采訪,她們的文章后來在《人民日報》和《中國新聞》上發(fā)表,擴大了太姥山的對外影響。九十年代初,我調(diào)寧德地委負責宣傳工作,彼時吳老已與越劇表演藝術家金珠女士結(jié)為伉儷。愛情姍姍來遲,但夫人溫良賢淑,對他悉心照料,生活十分幸福美滿。那時他雖已退休,但并未陶醉于家庭的天倫之樂中,除了更加專注書法創(chuàng)作外,依然頻繁往返于福州、寧德之間。一如既往,義務為寧德三都澳、支提山、南漈公園,周寧九龍漈、鯉魚溪,霞浦赤岸,古田翠屏湖,屏南鴛鴦溪的宣傳開發(fā)出謀劃策,翻山越嶺,辛苦奔走,奉獻良多。當時閩東九個縣市的領導和宣傳文化系統(tǒng)干部,幾乎無人不知“義烏高清”,男女老少都親切稱他“吳老”。

他對閩東地區(qū)的青年書畫人才,更是倍加珍惜、關懷呵護,甘為紅燭。或為之引薦名師、或為之到浙美深造介紹牽線,經(jīng)常幫助邀請知名畫家如朱穎人、洪世清等到閩東講學傳藝。他對我祖父陳瓚公的繪畫藝術極為推崇,認為不該任其淹沒,并親自邀請陪同著名美術評論家丁仃先生到福鼎研究考察。后來丁仃先生撰寫了《贊陳瓚并感悟》一文,在《福建日報》、《福建畫報》上發(fā)表,文章最后發(fā)出的“一切優(yōu)秀藝術和藝術家……永遠超越人生的短途而傳世”的感喟,即是從吳老的原話點化而來。他還引薦我拜他的同學林鍇、周昌米先生為師……檢點舊事,他幾十年漫長的工作生涯,福建美術家群體中,得到吳老關心幫助、乃至提攜的人又何止于此!

或許是機緣巧合,本世紀之初我調(diào)到省文聯(lián)工作,后來又在畫院兼職。讓我感動的是,在整個任期中,吳老都不曾因為我們之間的深厚情誼,而有過任何的個人訴求。早些年,文聯(lián)經(jīng)費較為困難,為加強閩浙的文化交流,步入人生晚年的吳老,執(zhí)意不占用單位經(jīng)費,不辭辛苦,發(fā)起組織“八婺放懷”的藝術采風活動。這項活動規(guī)模大,參與人數(shù)多,時間跨度長,每年一次,前后堅持十年,全省共有200多人次的作家、書畫家參加,其中有知名作家、原省委副書記何少川,原省文聯(lián)主席、知名作家許懷中等,這對于一個年邁的老人真是何等的不易呀!2004年的金秋時節(jié),“八婺放懷”十周年紀念活動,在浙江金華市的“賓虹公園”內(nèi)隆重舉行,“八婺放懷”散文集和書畫集也同時出版,閩浙兩省文聯(lián)領導、金華市黨政領導以及兩省文藝家和群眾近千人出席,大會盛況空前。原福建省委副書記何少川、中國美院院長許江、金華市有關領導分別致辭,他們深情難抑、言辭切切, 高度評價和贊揚了吳老崇高博大的文化情懷和對兩省文化交流作出的巨大貢獻。最后,當金華方面宣布授予吳老“文化老人”的光榮稱號時,全場爆發(fā)出雷鳴般的掌聲。此時,八十高齡的吳老,雙眼滿是激動的淚花,一頭銀發(fā)在秋陽的映照下,閃閃發(fā)光……

吳老一生,不著青紫,也沒有更多頭銜,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藝術家和文化人,但是他的情懷又是何等的不普通啊!

斯人雖逝,風范長存。

當下社會,精神缺失,價值觀混亂,拜金主義至上,作為一名文化人和藝術家,吳老一生體現(xiàn)的文化自覺和責任擔當精神,永遠讓人崇敬!

關鍵詞

吳老 太姥山 周昌米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寧德網(wǎng)簡介 版權聲明 聯(lián)系我們 加入我們

寧德網(wǎng) 版權所有,未經(jīng)寧德網(wǎng)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zhuǎn)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14001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號:1309374

廣告聯(lián)系:0593-2831322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新聞熱線:0593-2876799

寧德市新媒體網(wǎng)絡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寧德市蕉城區(qū)蕉城北路15號閩東日報社三樓

閩ICP備09016467號-17 網(wǎng)絡舉報監(jiān)督專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