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頻道 太姥山下

魏愛花/風韻梅山

2015-12-13 09:29 來源:寧德網(wǎng) 魏愛花

   寧德網(wǎng)消息(魏愛花)初聞梅山,源自數(shù)十年前路邊小販無比自豪的笑顏:正宗的梅山柿子嘞!不甜不要錢……梅山,在哪里?我不知道,只知道那里離縣城很遠,那里的柿子很甜、很糯,柿香沁人心脾。

再聞梅山,是在《中國民間故事集成·福建卷·周寧縣分卷》中,那篇《林尚書討親》,讓我對那個勤勞大方、聰慧機敏、才高八斗的“丑”女子——湯滿娘有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鐘靈毓秀,該是怎樣靈動的山水方能孕育出如此出彩的女子?梅山何處?帶著幾名文友走向梅山時,正是柿子成熟的季節(jié)。

冬季的梅山,掩映在火紅的柿子中,帶著喜慶,帶著生機,帶著鄉(xiāng)間女子嬌俏的羞澀,亭亭玉立于我們眼前。

以峰為屏,玉竹為籬,紅柿為簪,紫葉為妝,冬季的梅山優(yōu)雅地佇立于山間,恬淡、大方、俊秀。

梅山村的民居以土木結(jié)構(gòu)為主,黃土黑瓦間,狹小的巷陌,曲曲折折,彎彎繞繞,向山間延伸開去。村舍靜溢,房舍間,皸裂的石棋盤,仿佛還在演繹著昔年的戰(zhàn)局,空置的石臼,卻在歲歲年年中,靜默成時光的殘念,任過往的旅人用質(zhì)疑的目光反反復復地推敲,再推敲:我是誰,誰又是我?

沿途中,古樹葳蕤,有數(shù)人合抱的古榕,根須張揚如須發(fā)纏繞的張飛;有青翠依然的紅豆樹與枯枝蒼勁的花梨木深情相擁,至死不渝,見證著梅山千年來的歷史更迭。

梅山發(fā)展迄今1100多年。

唐德宗貞五年戊辰進士湯澤公官至太師,奉旨守閩,居寧德后嶼,其曾孫湯氏四世公進士湯耳因朝廷腐敗,奸臣當?shù)?,卸任長溪縣令之后歸隱田園,于公元850年遷居川中。公元870年,湯耳長子湯讓將川中讓于二弟,自遷梅山,建房造屋,修路引水,開荒造田,成為梅山肇基祖。彼時的梅山,楊梅樹漫山遍野,楊梅果酸甜可口,“梅山”因此定名。只是,經(jīng)過了千年歲月的洗禮,酸甜的楊梅果早已無處可尋,卻多了那如玉似璧的紅柿,點綴得梅山的冬季如火如荼,熱鬧卻不喧囂,喜慶而不張揚。

梅山是溫文儒雅的,在那里,有書香盈袖。雖則湯耳隱世,但子孫卻依然秉承圣賢之道,牢記禮義傳家。湯讓到了梅山,不忘儒學,設立私塾,形成氣候,也正因此,到了明成化年間,才有了出口成章、才高八斗的湯滿娘,引來了滿腹經(jīng)綸、后來高中進士,官至刑部尚書的才子林聰,締結(jié)了一段才子佳人的奇緣佳話。而因為林聰?shù)挠绊?,梅山?chuàng)建了梅峰書院,從此脫胎換骨,步入鼎盛。

在此后的數(shù)百年間,梅峰書院迎來了一批又一批的學子,近者咸村、川中,遠者霍童、七都、蕉城都有少年至館求學,從此文人輩出,聲名鵲起,可謂桃李滿天下。據(jù)說,僅老宅之中,就先后走出了2位進士,近10個秀才。宗祠中、先人老宅中,歷代名人贈送或撰寫的匾額、楹聯(lián)比比皆是,如林聰贈聯(lián):翠黛峨眉應驗夫人兩朝誥軸,青云仕路還期子侄百代書香。七都進士林洪迪題贈:梅納春先寒透鳳山香徹骨,桂開秋早噓蟾窟樹萌芽。翰林院國史館總纂魏敬中手書:天下無不是底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弟兄……

就如同腹有詩書氣自華,在梅山濃厚的文化氛圍的渲染下,不修邊幅的放鴨妹湯滿娘以自己的才學贏得了林聰?shù)男蕾p與愛慕,在步入梳頭嶺的那一刻,一梳,梳成了貌美如花的大美女,成就了丑小鴨與白天鵝之間的華麗轉(zhuǎn)變,造就了此后“梅山出美女”的傳奇。

在這樣美麗的傳說中,梅山是醉人的,深情繾綣。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一個生長在梅山的女子都有著和湯滿娘一樣的才華,一樣的夢想,一樣的際遇,只是漫步在梳頭嶺上,竟不期然沉浸在湯滿娘與林聰?shù)牡谝淮我娒?,?ldquo;冬筍出土麻筍殼”和“秋茄落地曲腰駝” 的相互打趣中,靜靜感受著那一份尤為難得的無拘束的溫馨,及其勾勒出的那一個聰慧女子的形象。想來,那該是一個敢愛敢恨的女子,摒棄了虛偽與做作,讓慧眼的林聰?shù)靡話亝s外貌的鄙陋,一眼相中,大禮迎娶。

數(shù)百年時光,匆匆而過,與林聰密切相關的梅峰書院走向寂靜,而梅山卻留下了才子們無數(shù)墨寶。伴隨著梅山孕育出的卓筆題天、鰲峰吸日等諸多美景,梅山留下了大量諸如:“梅山曾否產(chǎn)梧桐,鳳鳴緣何集此中?自是崗懸千仞聳,聊將峰認九荀同”、“巋然峭拔露尖峰,自是天成卓筆峰。霞蔚云蒸書錦繡,電飛雷震走蛇龍。憑渠揮月毫無禿,任爾摩霄陣自沖。雨洗渾如湯沐潤,中山端合管城封”等佳句,為梅山增添了一縷墨香,令后人回味不已。而林聰一拜驚梅山,形成了獨特的有著地下迷宮之稱的“梅山十八洞”,據(jù)說,洞中直通山頂,生存著無數(shù)蝙蝠,至今無人敢走完全程。革命戰(zhàn)爭時期,葉飛曾經(jīng)領導著紅軍利用這些洞穴開展過轟轟烈烈的革命斗爭活動。

回首梅山,一朵朵淡淡的紫云漂浮在青翠的茶園間。那是秋冬的柿葉,因了季節(jié)的漂染,呈現(xiàn)出紫紅,卻遮掩了累累紅柿,只在隱約中,透出盈盈柿香,沿著青石臺階伴隨著我們一路旖旎而歸,為這個蕭瑟的冬季點燃了一抹別致的亮麗,而那個走進了歷史卻照亮了梅山的女子,卻如清泉般,將那曾經(jīng)的溫婉與嬌俏、率性與活潑從此烙在了心間,讓梅山從此韻味悠長。

責任編輯:陳淑琴

關鍵詞

梅山 林聰 湯滿娘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寧德網(wǎng)簡介 版權(quán)聲明 聯(lián)系我們 加入我們

寧德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寧德網(wǎng)書面特別授權(quán),請勿轉(zhuǎn)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14001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號:1309374

廣告聯(lián)系:0593-2831322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新聞熱線:0593-2876799

寧德市新媒體網(wǎng)絡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寧德市蕉城區(qū)蕉城北路15號閩東日報社三樓

閩ICP備09016467號-17 網(wǎng)絡舉報監(jiān)督專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