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華/堤的傳說
海堤夜景 任軍惠 攝
東湖的水不深,水中的小島離岸很近,如果能把水中小島連接起來造堤,那淺海部分就可變成可觀的桑田,造福一方,增財添福,這個愿望是多少代人所尋求或企盼的呀!
圍墾東湖歷史由來已久,但向海要地談何容易。在科學技術尚不發(fā)達、物財力量欠缺的封建社會里,怎么個圍法,海堤應如何去修,考驗著人們的智慧和力量!
歷史上,東湖圍墾曾有著小東湖、中東湖、大東湖的說法。
宋淳祐年間所修筑的“李公堤”,工程上場人數(shù)僅為五百余人,圍墾面積不過千畝,故稱“小東湖”。據(jù)說這次圍墾沒有跨出塔山。海堤南從古溪的普濟龍王宮至塔山過嶼(約在今天畚斗厝山彎),北從城關的黃土巖(今五里亭)至塔山鼻頭(即今陳厝里村北)。在“大東湖”未圍墾前,退潮后還可看到這兩處塘基,南堤平坦如平地,可徒步行走于古溪與塔山之間。北堤地勢較低,有個土名叫決仔嘴的決口,在今天五里亭往塔山的半路間,左右兩邊稱決兜,這個塘耕作近一個世紀之后廢于元朝末年。
“小東湖”海堤圮廢之后,海潮直涌縣城東門外,魚兒可順著護城河道往上游,船只可以駛?cè)氤顷P,原在塔山東湖頭的縣治碼頭也移至城關下尾道(今海濱路)。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駕船直入到縣城下,知縣率眾抵御不住,以身殉職。城陷遭燒殺掠奪,淪為平地,死者無數(shù),為寧德歷史上最為慘痛的事件。
寧德人民繼續(xù)圍墾東湖的決心一直不變。明萬歷年間,邑人陳琯經(jīng)過一番調(diào)查研究,總結(jié)了前人的經(jīng)驗教訓之后,提出一個大膽的圍墾辦法。其計劃即謂“中東湖”圍墾方案。
其方案計劃從南起洋尾附馬塘接酒嶼(今塔山)擬修堤200余丈;自酒嶼接猴毛嶼(今烏龜山)擬修堤100丈;自猴毛嶼接嶼仔(今烏龜山向西的蘭溪防洪堤半截處原有一個小嶼,后因修堤而被挖平)擬修堤200余丈;再從嶼仔北上接城關葫蘆崗下的簏仔塘擬修堤200余丈。此計劃是利用離岸較近的嶼聯(lián)結(jié)成堤,共修堤4條計長800余丈,圍得塘田2000余丈,規(guī)模比“李公堤”大好幾倍。陳琯的方案及耗資概算、集資辦法詳盡可行,但因受到時代的限制未能付諸實施。
直到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縣令徐兆麟又倡筑東湖,其方案基本采用前人陳琯的計劃規(guī)模,修堤4條,計長816丈。在東面酒嶼、西面蘭岫各設閘門一處。由于工程概算不準,差距過大,追加的工程款達三四倍之多。歷經(jīng)三年多的奮戰(zhàn),到十七年(1752年)正月圍堤終于告竣。二年后,因堤壩不牢固,于乾隆十九年八月(1754年)被大潮沖壞,因財盡力竭,資金不繼,人心未聚而未能及時修復,前功盡棄。其后雖有福寧府郡守李拔親臨東湖詳察,后提出堵口砌堤辦法,一時未有應者而耽擱,后李拔調(diào)任福州此計劃被擱。
但寧德人民從未放棄圍塘的念頭,在東湖內(nèi)利用原來的堤壩南北兩端或山灣避風處,搞些小規(guī)模的圍塘,北端有何家塘、簏仔塘、曲尺塘等小塘;南端有大塘、新塘、圣人塘、附馬塘等。此外,蘭田、下凡、馬山等村都有些小塘,大東湖圍墾成功后,這些小塘堤壩廢棄不用,但大部分還可以看到它的遺跡。
其中曲尺塘還有這樣的故事呢!
該塘面積300多畝是城關陳姓地主的產(chǎn)業(yè)。1945年遭臺風侵襲,塘堤多處決口,國民黨省政府救濟聯(lián)總公署曾發(fā)給縣救濟專項款,但被地方權(quán)勢侵吞,缺口未堵,潮漲時一片汪洋。1951年縣土改斗爭地主惡霸時,侵吞救濟款的地主劣紳被揪出批斗,低頭認罪,退出救濟款及救災物財。
經(jīng)專家論證,在掌握了水位、潮水升降規(guī)律等具體數(shù)據(jù)后,福海街農(nóng)民全部投入工日。在各街民工、機關干部、學校學生的支援下,克服重重困難,只用43天時間提前合攏,引進良種,當年夏糧喜獲豐收。
□ 東僑宣傳部供稿
責任編輯:葉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