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心臟日:健康從“心”開始
寧德網消息(記者 鄭舒)心臟疾病是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頭號殺手,每年9月的最后一個星期日為“世界心臟日”。該節(jié)日由世界心臟聯盟確定,其目的是為了在世界范圍內宣傳有關心臟健康的知識,并讓公眾認識到生命需要健康的心臟。對于心臟,你了解多少?日常生活中我們該怎樣預防?得了冠心病,我們應該怎么辦?
秋季心腦血管疾病進入高發(fā)季
記者在市醫(yī)院心內科門診室看到,前來就診的患者絡繹不絕,門診室外的走廊上等待的隊伍排得很長,其中絕大多數是中老年人。據了解,眼下正值涼爽的秋季,這個時節(jié)人們的心臟最容易出毛病,需要特別注意。因為天氣轉涼后,皮膚和皮下組織血管收縮,使血壓增高,加大了心血管負擔,這些都會導致冠心病復發(fā)甚至急性心梗發(fā)作。
據市醫(yī)院心內科副主任羅瑞英介紹,心臟病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多種病癥,其中最常見的是冠心病。近年來,冠心病導致的急性心肌梗塞發(fā)病率和致死率逐年增高。
其實,心肌梗死時常發(fā)生在我們身邊。今年3月,臺灣著名歌手黃安突發(fā)心肌梗死,所幸及時醫(yī)治,才讓生命得以挽回。曾經駕車飛越黃河的著名藝人柯受良、著名相聲演員侯耀文、著名相聲演員馬季、著名小品演員高秀敏等,這些藝人都死于心肌梗死。
“像藝人黃安這樣,突發(fā)心肌梗死后,即使醫(yī)治及時挽回了生命,但他的健康也如‘東流水’一般,一去不回了。”羅瑞英說,病人心肌梗死后,部分心肌壞死,心功能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影響,雖然手術開通閉塞血管,但動脈的粥樣硬化過程難以逆轉,藥物就將伴隨其一輩子了。
提防冠心病加強預防是關鍵
走訪中,記者了解到,不少患有“三高”的中老年人,曾出現過心口疼、胸悶等癥狀,有的甚至出現胸痛,還有的表現為氣憋、上腹痛、突然乏力、出汗等。其實,這很可能是冠心病的癥狀。
“不只中老年人,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肥胖、吸煙、暴飲暴食、缺少運動、壓力過大等人群,也是冠心病、心肌梗死的高發(fā)人群。”羅瑞英說,“冠心病”就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臟像一個永不停歇的“泵”,不斷地將血液送往到全身各處;心臟也需要血液供應,專門負責心臟血液供應的動脈是冠狀動脈。正常的動脈壁柔軟、光滑、富有彈性,血流通暢。隨著年齡的增長,加上糖尿病、高血壓、吸煙等因素,引起血管硬化,動脈壁內出現小米粥樣塊狀凸起,即粥樣硬化斑塊,使內壁變毛糙,動脈壁變厚變脆,血管腔狹窄,血流不暢。動脈粥樣硬化是隨著人的年齡增長而出現的血管疾病,通常青少年時期發(fā)生,中老年時期加重、發(fā)病。
羅瑞英說,雖然年齡是不可抗拒的因素,機體特質也是父母遺傳,不可改變。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戒煙、飲食控制、改變生活方式、適當運動、放松心情等,控制糖尿病、高血壓、血脂。只要控制好以上因素,就算不能完全阻止冠心病、心肌梗死的發(fā)生,也可以延緩冠心病進程以及降低冠心病危害。
心梗發(fā)病超12小時救治效果降低
預防心臟病,要防患于未然。假如得了冠心病,又該怎么辦?走訪中,不少患者表示,需要用藥治療。藥物基礎治療除了高血壓、糖尿病等藥物外,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是基石,而且需要長期服藥治療。心絞痛發(fā)作時,病人需要休息,如果身邊剛好有硝酸甘油或者速效救心丸、丹參滴丸可以即刻服用,觀察癥狀,如果持續(xù)不能緩解,需立即就診。
“如果周邊的人發(fā)生了心肌梗死,這個時候最好的選擇一定是去醫(yī)院,因為只有醫(yī)生才能夠判斷病情、合理處理。”羅瑞英說,盡早開通閉塞的冠狀動脈是急性心肌梗死治療的最有效手段。目前不管是美國、歐洲還是我們國家的心肌梗死治療指南均明確推薦,心肌梗死在發(fā)病12小時內應盡早開通閉塞的冠狀動脈。開通閉塞的血管首選微創(chuàng)介入手術,也就是植入支架處理。
據介紹,現在國家正積極推進各地區(qū)胸痛中心的建設,目的也在于讓更多的心梗病人得到及時的診斷以及治療。“值得一提的是,支架是醫(yī)學發(fā)展的一個產物,隨著科技進步,支架本身將得到不斷改進,但目前支架仍然是最有效安全的治療方法。”羅瑞英說。
記者 鄭舒
責任編輯:葉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