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與習仲勛一脈相承的為民情懷——評《習近平在福建》系列采訪實錄
文/林 捷
“不管你當多大的官,不要忘記勤勤懇懇為人民服務,真真切切為百姓著想,要聯(lián)系群眾,要平易近人。”這是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習仲勛同志對兒子習近平的肺腑之言,“近平”二字正是寄托了父親的諄諄教誨和殷切期望。恰逢一年一度的父親節(jié)(6月21日),學習《習近平在福建》采訪實錄,當讀到受訪人陳明義同志(曾任福建省委書記)講述習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間注重基層調(diào)研、關心群眾生活的故事時,我們深深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正是這樣帶著父親的囑托和期望,將畢生精力投入到為人民服務的事業(yè)中去,這樣的信念他從未改變過。
調(diào)研接地氣。陳明義回憶,“習近平同志經(jīng)常到一線、到農(nóng)村調(diào)研,為地區(qū)治理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殫精竭慮。他調(diào)研有一大特點,就是接地氣,他到老百姓家里,首先關心的一定是他們的生活、吃住情況。”“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察疾苦就是要調(diào)研。按照我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經(jīng)驗,了解一個人家里面困不困難,就是要看看飲食起居的情況,問問家庭收入多少,習近平在這方面顯然是實事求是的。早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走訪群眾常常是掀掀鍋蓋、摸摸被褥,并詢問一下家里面的生活來源、經(jīng)濟狀況。擔任總書記后,他每到基層考察也一直保留著這樣的習慣。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舉動,實則是習近平求真務實的作風、體察百姓冷暖的真誠流露。也正是因為習近平帶頭踐行如此接地氣的調(diào)研方式,老百姓才能越來越信任黨和政府,才能一心一意跟著他大步邁向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為民解難題。陳明義回憶起習近平當年幫助“疍民”上岸的故事,他說,“習近平同志到寧德沿海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很多漁民在陸地上沒有房子,平時就生活在船上,條件非常艱苦。”福建是臺風多發(fā)地區(qū),遇到臺風這些漁民還不得不面臨生命威脅。為了幫助漁民搬家上岸,習近平認真調(diào)研,提交調(diào)研報告,出臺政策給他們蓋房子。在我們今天看來,“疍民”上岸似乎是理所應當?shù)氖?,但在當時幾乎是不可想象的。福建方言里貶稱漁民“曲蹄”,就是說這些船民世代漂泊,一家?guī)状送瑫r生活在漁船的狹窄空間里,長此以往腳都是彎曲的,成為岸上人調(diào)侃甚至侮辱的對象??上攵?ldquo;疍民”上岸不僅是生活的改變,更是讓漁民從此站直了腰,抬起了頭。如果不是習近平,類似的問題還要多久才能得到關注、得到解決,我們無法想象。而正是因為習近平,才讓岸上的人和漂泊的人獲得了真正意義上的平等,從此也造福了漁民的子孫后代。
牽掛常相伴。陳明義這樣評價,“習近平同志對基層調(diào)研的重視,源自他對基層的深厚感情和牽掛。他在寧德工作兩年,跑了100多個鄉(xiāng)鎮(zhèn),有的地方還跑了多次。比如,他曾兩次去下黨鄉(xiāng)調(diào)研,還幫助那里建造了一座電站。他調(diào)任福州時,整個寧德地區(qū)只剩下一個鄉(xiāng)沒有來得及去。臨行之前,他放心不下,專門交代繼任地委書記陳增光同志代表他去這個鄉(xiāng)走一走。”習近平對基層的關注、對群眾的牽掛是根植于內(nèi)心的一種習慣,也是永不改變的情結(jié)。在今年3月6日召開的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習近平深情回憶,“黨的十八大以來,我每年都到貧困地區(qū)考察調(diào)研,前幾年去,沿途山路顛顛簸簸,進了村坑坑洼洼,晴天塵土滿鞋,雨天道路泥濘,貧困戶房子破破爛爛、有的家徒四壁,一些貧困群眾一年也吃不上幾次肉,不少孩子沒有上學或中途輟學,很多人生病基本靠扛,看了心里確實很沉重。這幾年,我再去一些貧困村,看到了實實在在的變化,道路平坦通暢,新房子一片連著一片,貧困群眾吃穿不成問題。看到群眾臉上洋溢著真誠淳樸的笑容,我心里非常高興。”這不正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最好詮釋嗎?
“我最牽掛的還是困難群眾!”這是習近平經(jīng)常說的一句話。跨越歷史時空,我們看到了習仲勛也有共同的牽掛,他曾說:“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共產(chǎn)黨的干部要真心實意替群眾著想,抓緊改變山區(qū)的貧困面貌,要不然對不起老百姓啊。”相同的信念、共同的牽掛背后,正是共產(chǎn)黨人一脈相承的為民情懷。正是因為這一代又一代的傳承,才有了今天的中國,也正因為這樣不變的信念,我們對明天的中國才更加充滿期待。
責任編輯:鄭力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