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柏柱洋南宋摩崖碑初探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 林志鋒
柏柱洋位于福安市區(qū)東南部,距市區(qū)40公里,古代福(州)溫(州)古官道從這里經過。柏柱洋四周群山環(huán)抱,峰巒綿延,中間一馬平川,良田萬頃。境內有一奇石,形如白柱,因“白”字為民間忌字,故改為柏柱。秦以前為七閩地域,秦屬閩中郡,西漢隸閩越國,東漢為會稽郡地,三國屬吳國建安郡東安縣,晉、宋、齊、梁、陳屬溫麻縣,隋屬原豐縣,唐代為長溪縣靈霍鄉(xiāng)仁風里(宋《三山志》仁風里轄:龍皋、茜洋、黃瀾、秦溪口、白沙、大梅六村)。宋淳佑五年(1245年) 福安建縣,屬福安縣用儒鄉(xiāng)仁風里,元、明沿舊。柏柱洋地名在志書里有多個地名:柏柱,白渡,白鷺等皆是柏柱的諧音。
幾年前聽朋友說,在柏柱洋獅峰寺西南方向的路邊有塊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的摩崖碑,距今已有855年。獅峰在宋代《三山志》稱作西峰,現(xiàn)稱虎頭山。山麓有獅峰寺,建于唐景福年間,宋稱西峰院,現(xiàn)為福安首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筆者故鄉(xiāng)就在柏柱洋,卻從未聽說過有這方摩崖石刻,因此產生興趣,前段時間特邀柏柱洋的兩個文史愛好者前往實地查看。此摩崖石刻位于獅峰寺西北直線距離大約500米的古官道旁,整體外框為桌屏狀樣式(圖一),高約120cm,寬約90cm。
碑文如下:
茜洋境信女曾氏本凈,同坡孫捐財,命工砌路自路為沿瀨湖,東之唐家?guī)X止。柘洋里又東南之白土(杜?),洎西峰嶺,逾溫麻之才良,抵萬安之石梁,以達邑(?),二萬余丈,中有溪澗或濟以橋 (廬 ?),往來者便之。丈茲良曰灋,薦亡夫許成忠亡男及婦超生凈土者。
乾道元年十二月朔日記謹。
匠人梁生。
從碑文上看得出這方石刻是茜洋的曾本凈和她的孫子許坡,為方便行人而捐巨資修路,并修建橋梁及路亭,僅修路就達二萬余丈(約66.6公里),目的是為了超度去世的丈夫、兒子、兒媳婦三位亡魂。石刻中有提到三條古道,經多方查找和探究,發(fā)現(xiàn)這三條古道都是溫福古道的主道或次道。
一,“柘洋里又東南之白土”。宋代的“柘洋里”包括現(xiàn)在的柘榮縣全境,還有霞浦柏洋鄉(xiāng)的一部分。而柏洋有個地名叫柘頭,應該是宋代柘洋里向東的起點,也就是門戶,因而得名。霞浦柏洋有條古道,是由柏洋經過南山、南山后村、柘頭、三斗丘、東宅,至福安松羅鄉(xiāng)的金山,然后翻過大洞峰,抵達柏柱洋的斗面村。柏柱洋也是在柏洋的東南方向,由此推斷這段路就是文中所指者(圖二)。
二:“自路為沿瀨湖,東之唐家?guī)X止”。據(jù)筆者實地考察,應該是從柘頭開始東至鄭家壟(鄭家壟的福安話讀音和唐家?guī)X非常接近),這條路是沿河而下往東去,柘頭村下不遠的溪水拐彎之處形成一處河灘,水流比較急,有一處小湖,所以稱為瀨湖(圖三)。而從鄭家壟往東的路較平坦未見石砌路面。由此推測這兩句應該指的是同一條路,東起唐家?guī)X至柘頭轉東南方向到柏柱洋。
前面說過,志書里柏柱洋有叫白沙、白渡、白鷺和柏柱,而碑文里的“白土(杜)”這個詞的福安話發(fā)音也非常接近前面三個詞,由此推斷柏柱洋在宋朝時期有可能叫“白土(杜)”。
三:“洎西峰嶺,逾溫麻之才良,抵萬安之石梁,以達邑(?)”從西峰嶺到溫麻(現(xiàn)在的霞浦縣舊稱)的才良(現(xiàn)屬福安溪尾鎮(zhèn)的上村),經過萬安橋到縣治。
福(州)溫(州)官道經福安境內段,出福安城南出發(fā),經過程家壟,沿河而下到化蛟,經合掌巖、紙坪、井頭巖,過河到寨下,經獅峰嶺到松羅、柳溪店,到達溪尾上村(才良),過了溪尾進入霞浦鹽田境內。
而“洎西峰嶺逾溫麻之才良”說的就是福溫官道福安境內的一段,從柏柱洋獅峰嶺到溪尾上村的一段(圖四是這兩條路在衛(wèi)星地圖上的標注和走向)。
在離上村不遠的下邳村,古驛設在村北官道邊上,有一面被稱作“路規(guī)石”的古碑。碑高1.6米,寬0.5米;上部中間豎刻“儀制令”三個大字,下部縱刻四行小字:“賤避貴,少避老,輕避重,去避來”。碑文上款為“縣尉林主簿張”,下款為“承儀郎知縣事石”。這面宋碑是研究我國古代東南沿海陸路交通、社會習俗和村落文化的珍貴文物。
在位于柏柱洋的鄭虎臣故鄉(xiāng)附近的福安市文保單位興云寺,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曾本凈捐資的碑刻等實物。《溪柄鎮(zhèn)志》中這樣記載:興云寺位于興云山下,始建于宋乾道六年(1170年)。從整理的這些石刻碑文的實物資料里,發(fā)現(xiàn)了幾份和曾本凈有關的,如下:
一:興云寺大殿左后柱石刻文:
曾氏本凈同坡孫,捐財命工粘飾彩畫及砌四圍磚石,伏為亡夫許成忠亡男及婦,超生凈土。
二:山門殿右方放于地上兩條石柱,其中外側那根因被遮擋看不到全部文字,內側那根可以看到文字。柱文如下:
茜洋境信女曾十娘舍造寶殿石柱四根及四圍及枋,用酬亡夫許成忠生前心愿愿冀資冥福。
三:2017年興云寺在修建僧舍時發(fā)現(xiàn)了兩塊碑刻。碑文如下:
曾氏十娘舍造寶殿,階造及四圍結砌名堂。
等石謹酬先夫成忠,再生日心愿資生界。
除了這些碑刻,還有多件宋代石雕構建,如宋紹興丙寅(1146年)僧槽,宋代須彌座構件等。
由此推斷興云寺也是曾本凈為悼念和超度亡夫及兒子兒媳,散巨資所修建。
興云寺在明,清兩代有經過多次重修。如在大殿須彌座右下方有明代正德十五年(1520年)庚辰年正月重修碑刻一方,還有在大殿左后方的石柱上也有清乾隆丙申年(1776年)重修記載。大殿梁上有多處個人捐資的記載,包括許氏后人的捐資,梁文如下:
原施主許成忠公二十六、七、八世嗣孫,偕侄莊莊,建德,夢?同捐銀三十兩正。
在興云寺后不遠處就是許成忠和曾氏的墓,墓碑銘文:宋右僕射領尚書,許公成忠,曾氏夫人之墓。諸多的實物和資料可以推斷興云寺是宋代許氏家族的香火院。隨著探究的深入,筆者對這個許氏家族越發(fā)感興趣,經過朋友提供的線索,見到了茜洋坑邊的清代嘉慶十二年(1807年)《許氏族譜》。
族譜記載:九一公,國駢公宋紹興年間人,諱成忠,字國干。幼有聰明,長由文庠中進士,官至右僕射領尚書。
族譜里還記載了一件事:宋成忠告老還鄉(xiāng),船至翻洋時,風大作,遂當空告許愿立寺。宇風息得渡,后建報恩寺。
報恩寺位于柏柱洋山下村左麓,坐西向東?!断?zhèn)志》中這樣記載:始建于宋元符年間(1099-1100年)。傳說宋尚書令許成忠退居林下,與其妻乘船遇風暴險遭沉沒,遂向天禱告:“祈求平安返鄉(xiāng)建寺報佛恩”,后果平安返鄉(xiāng),遂建此寺,因名報恩寺,置寺租千擔。后寺宇遭火災,僅遺存石柱6根及磉盤石板等。民國年間建一座小殿宇。20世紀90年代擴建。
筆者為此特地查閱了《宋史》,還有明清時期的幾部《福安縣志》,清乾隆《福寧府志》,均未找到許成忠的名字,這個謎案的破解還有待時日,這需要筆者以及地方的文史愛好者做進一步的研究與調查。
此外,獅峰寺還發(fā)現(xiàn)了一塊關于西峰院的殘碑,碑文:西峰院本啟為。這件實物更進一步的說明了至少宋乾道時獅峰寺稱為西峰院,主持叫本啟,這是目前首次發(fā)現(xiàn)。
這批宋代摩崖石刻和興云寺碑刻、石構建、《許氏族譜》的發(fā)現(xiàn),對研究福安柏柱洋乃至整個福安古道、信俗和世族的繁衍有較大的意義。
責任編輯:劉寧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