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行茜洋
□ 鄭望
如酥嫩雨,繞塍春色若苴。趁正月疏田脈佳,來到福安溪柄鎮(zhèn)茜洋村。
茜洋村,原名“羅山”。元末明初,吳氏族人遷居這里后,改名為“茜洋”。在福安方言中,“吳”與“牛”諧音。牛喜歡吃草,這里溪畔長滿了茜草(“茜”是“蒨”字的簡寫),清新的空氣混合著清甜的草香,吳氏族人遂在這里“臨水而建,擇草而居”。
舊時,山區(qū)交通不便,貨物交流多以肩挑、水運為主。發(fā)源于柘榮青崗面的茜洋溪,綿延50多公里注入賽岐港。茜洋位于溪段中心,發(fā)達的水路,成為許多村民謀生的渠道。早年,竹木柴炭等粗重山貨難以肩挑遠運,村民們便創(chuàng)造了一種古老的水上運輸——放木排、竹排。借助茜洋溪水順流的動力和浮力來運輸,木排和竹排這種堪稱最簡陋的水上交通工具,也成為茜洋溪上獨特的風景。而這里的古碼頭則守住了水上交通線的黃金分割點,成為貨物集散地。據(jù)說,當時老街上經(jīng)營著各種商號,如布莊、茶莊、魚貨店、裁縫店、國藥店等,林林總總擠滿古街的兩邊。趕集時,四方山民云集這里,人頭攢動,熱鬧非凡。逢年過節(jié),村里鑼鼓喧囂演大戲,吸引著周邊“三十六村”的男女老幼齊聚這里看戲消遣,更把小街堵得水泄不通。
沿著溪壩上的小斜坡而下,溪邊那由一塊塊卵頭平鋪而成的幾十米長的平地便是古碼頭的遺跡。歷盡歲月滄桑,碼頭早已荒廢。當年的場景已很難尋覓,只留壩頭水草依依,隨水流變換姿勢。走進茜洋村,首先見到的建筑物便是媽祖廟。從清乾隆六年至光緒八年(公元1741-1882年)間,福安境內共建天后廟十多座,其中以茜洋媽祖廟的規(guī)模為最。這座始建于清咸豐七年(1857年)的媽祖廟,由倒座、天井、正殿、后院以及天井兩側的廂房組成的院落式建筑,占地面積1000多平方米。說起廟中供奉的媽祖圣母神像之靈圣,至今村民們依然津津樂道。他們說,當年茜洋溪流上往來如織的竹排從未發(fā)生過重大事故,甚至遭遇多次特大洪水和超強臺風的肆虐,破舊的廟宇和土塑神像依然安然無恙。隨著茜洋溪水運退出歷史舞臺,歷經(jīng)一百五十多年的風風雨雨,茜洋媽祖廟雖然得到修繕,也已非當年的風采可比。2006年的夏天,這座歷經(jīng)了一百五十余年滄桑的媽祖廟在桑美臺風中毀壞了,現(xiàn)正在重修中。
“茜洋美,美就美在茜安水”。上世紀五十年代一項水利工程———茜安水利,在福安興修水利的歷史上鑄起了一座永恒的豐碑。站在氣勢恢宏的引水工程壩址上,眺望橫臥于茜洋與坑邊之間一條長124米、高1.4米的攔河壩,將茜洋溪攔腰截斷,溪水經(jīng)與水壩相連的一座三孔水閘,緩緩注入一條寬約6米的人工渠,悠悠然流出村莊。三孔水閘猶如一座石拱橋,橋面石欄桿小石雕形態(tài)各異,兩端設有石椅,供人憩息。這座水閘最特別之處還在于中間閘口的上方一塊青石板上鏤刻著北京天安門,因此,人稱“北京橋”。旁邊的一道石碑默默地背負著當年的種種輝煌,踽踽獨行了整整半個世紀。時至今日,茜安水利仍然發(fā)揮著灌溉、發(fā)電等重要作用。
隨著時代變遷,茜洋昔日繁華不再。然而,這里山巖譎奇,水草輕漾,尤其是水利文化、媽祖文化及清代古民居依然保存完好,旅游資源豐富而獨特。茜安如畫翠屏列,天染青云草染煙。百尺綠樹水邊合,一軸風光倚壩前。沿著溪岸溯游,有魚兒翻動,有霧氣氤氳……是詩,但都是韻腳;如畫,卻不見筆墨。行走茜安水渠附近,看到的是美麗的風景、嗅到的是清新的空氣和植物的芬芳、聽到的是水的流動和鳥語蟲鳴。隨著社會旅游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水利旅游作為朝陽產(chǎn)業(yè),前景越來越好。隨著溪柄“老區(qū)路”擴建通車,前往柏柱洋紅色旅游景區(qū)必經(jīng)茜洋村口,一日游的游客可在“枕山、臨水、面屏”的茜洋逗留觀光,也激發(fā)了村民建設美麗鄉(xiāng)村的熱情和積極性。有一種久違的鄉(xiāng)情,喚起在外鄉(xiāng)親的和聲共鳴。共鳴的不是眼前的風景,而是人間一種最純的情愫為這風景吟詠的心聲。
近年情更怯,春節(jié)回家看什么?回老家過年,意味著自己能夠有所歸屬。但不該希望故鄉(xiāng)“原地踏步”!因此,每年返鄉(xiāng)過年的茜洋村鄉(xiāng)賢們總少不了為建設美麗家園出謀獻策,甚至還有熱心鄉(xiāng)賢慷慨解囊,主動參與“共建美麗家園”。如此的真性情,一切盡在不言中,一切又都淹沒在淅淅瀝瀝的春雨里。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春草的那種細嫩,柔軟,若有若無,嬌滴滴,綠油油,更有韻味。如果說春雨滋潤了草兒,又迷蒙了草色的話,那么遙看便暖了,樂了,綠了。春草的那一抹綠,播撒大地,卻滋潤了我們的雙眼,溫暖了我們的心田。
責任編輯:鄭力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