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廉閩東丨戚繼光:治軍嚴明 愛國護民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是戚繼光戎馬一生的真實寫照,他的愛國情、報國志和勤廉心,也一直為后世所傳頌。
戚繼光(1528年—1588年),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山東登州(今蓬萊)人,生于軍人世家,戚家因祖上立有軍功,得以世襲山東登州衛(wèi)指揮僉事。其父戚景通家教嚴格,要求戚繼光將“忠孝廉潔”銘記于心,奠定了戚繼光勤廉思想基礎。戚繼光掃除倭寇的足跡遍布東南沿海,因軍功官至左都督,后加太子太保、少保,卒謚武毅。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戚繼光襲父職后受命辦理屯田之事,史稱“既司屯政,絲毫不染,夙弊為之一清”。在戚繼光負責辦理屯田期間,肅清弊端,于錢糧方面秋毫無犯,后為官足跡幾乎遍布大半個中國,但他每離開一個地方,都是身無分文、凈身而出,卸任之后財產(chǎn)僅為上千本書,死后也沒有為自己的后代留下遺產(chǎn),為官一方、兩袖清風,堪稱廉政典范。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戚繼光奉命調(diào)往浙江,招募兵三千,數(shù)敗倭寇,號“戚家軍”。浙江倭寇平息后,福建倭患日甚。北自福寧、南及漳(州)、泉(州),沿海千里盡為賊窟。戚繼光領兵入閩后,率部在東南沿??箵糍量苁嗄?,掃平了多年為虐沿海的倭患。
1562年夏,戚繼光率軍搗毀倭寇巢穴寧德橫嶼島。該島離寧德縣城10余里,地勢險要,漲潮時汪洋一片,退潮時淤泥塞路,涉?;虻谴M攻都十分困難。倭寇憑借地勢之利,結營島上,并認為戚家軍只擅陸上作戰(zhàn),不能過港攻擊。戚繼光利用倭寇的這種心態(tài),戚家軍秘密進至海邊,乘退潮之機,命士卒負草鋪路,涉海進攻,出奇制勝,一舉搗其巢穴,斬倭寇2600余人,救出百姓800余人。次年春,戚繼光率兵開拔連江。倭寇卷土重來,再度洗劫漳灣。戚繼光率部殺回,在霍童小石嶺予以殲滅,還一方平安。至此,為害寧德多年的倭患基本平定。
戚繼光為官清廉、英勇抗倭的事跡世代流傳、深入人心,他傳承“忠孝廉潔”的家風,至今仍不斷影響后世,激勵著勤勞勇敢的寧德人民立志奮斗,勤廉傳家,報效祖國。
來源:閩東日報
作者:黃隆星
編輯:藍青
審核:吳寧寧 周邦在
責任編輯:劉寧芬